电话:028-83223983 65819088
                87711546
手机:13618037680
传真:028-83223983
Email:cdxin.rui@163.com
   
[技术]对实现“数字测绘”战略的一点思考
作者:成都新瑞测绘  来源:南方(South)  浏览:990次  更新:2009/7/21 9:23:32

2004年,笔者给朝鲜国家测绘局的访问代表团做测量仪器和软件方面的培训,谈到实施“数字测绘”的战略性意义及方法时,他们的代表团长表情严肃地告诉我们:“数字测绘太先进了,我们现在还跟不上。”
    当时觉得有点好笑,好像在我们这里非常普通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居然是如此遥远。但是事后一想,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他们说的是实话,以当前朝鲜的发展水平,计算机和新型的测量仪器的普及率尚且很低,谈全面信息化的难度的确很大。在我国,这些硬件应该算是较为普及了,但根据笔者的工作经历和调查,觉得我们其实并没有笑傲同侪的资本。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测量仪器等硬件的价格持续下降,即使是在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普通测量队,也在逐步地换用电子仪器,配置高性能的电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武装到牙齿”,从GPS的全面应用,到拎着高价的便携机到野外现场处理,高科技软、硬件产品的应用层出不穷,计算器一类的产品正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当今流行时尚的掌上电脑。某些牛气的单位更是非“进口仪器”不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GIS建设基础数据采集的常规测绘领域,正显出了些许的混乱和滞步不前,先进的科技常常没有发挥出整合集成的优势。
    笔者在内地某知名的甲级测绘单位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这一点深有感触。该单位从事一线外业测绘的测量队有好几个,人数有40多人,仪器数量不少,也很先进,但生产方式却仍然很落后。以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为例,外业人员利用很先进很高档次的全站仪和传统的小平板进行工作,先在小平板上手工绘出图形,然后提交给内业人员进行扫描矢量化,不但造成整个系统运作的效率低下,提交的成果也是马马虎虎。另一方面,老的作业人员对新的技术还不太接受,固然有技术水平不够的问题,观念上没有转变才是根本。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并不少见。
    “数字测绘”是指测绘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整合集成现有的硬件、软件技术,使数据的获取、存储、流动、共享达到标准化、一体化。包括测量仪器的数字化,测绘资料的网络化、可视化和办公自动化(OA)的内容在内,其核心思想就是以“数据”为中心,整体性地解决测绘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并大限度地共享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如规范的数据采集和利用、统一的数据标准、信息的可视化传递和表达,在系统内形成完整的数据流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测绘工作效率和系统的利用率,全面面向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
    “数字测绘”的概念虽然已经提出很久,但随着各个单位的技术水平、硬件装备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数字化成图仅仅停留在有先进的测量仪器以方便进行外业测量或有内业成图软件以方便打印出图或提交成果,数字化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也很难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求,如不能满足GIS入库的需要,数据的接口过于保守等,从而大大阻碍了行业发展。
    究其原因,首先是测绘行业内,关于信息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测绘事务管理上的标准和数据方面的标准。信息化趋向于重硬件建设、轻软件配套,重技术研究、轻成果利用,重系统建设、轻数据标准的实际现状。我们注意到,不少单位的系统建成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因为要将各个单位生产的数据符合要求地纳入到系统中,从时间和财力上考虑都难以为继。
    城市空间基础数据产品标准是目前薄弱的环节。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测绘类标准规范,但对于终产品及其质量的定义与确认方面的规定还比较模糊,而对生产这些产品作业过程的规定则过于琐细,这也是造成标准总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即使有完备的行业标准,标准的贯彻执行难度也不小,从数据监理机制到从业人员的素质都要从严从高要求。而且在现在生产过程中,外业和内业较为分散,特别是对于数据将如何被利用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数据的利用率低下。
    总体来说,国内测绘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与GIS入库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外业工作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较低;内业工作没有统一标准,数据共享的范围较窄;同时很多单位尚不了解行业动态,在系统建设上造成浪费或混乱,大量的数据没有被合理利用。我们知道,测绘行业的数据更新非常快,而数据也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弄清现在所处的环境,如何利用已有的硬件,开发适合当前发展的软件,既可以处理大量历史遗留的数据,又要面向未来数据存储利用模式,是当前大多数单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数字测绘”战略的实现,技术上的难度应该不大,而在管理整合上的问题却很多,是一个集成创新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实现这个战略的基础和能力,但如何让现有的技术融合、现有的系统集成,从标准、制度的完备到观念的改变与提升,都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这好比有先进的武器不一定成为强大的军队,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严格的纪律和正确的指挥才能够赢得胜利一样,道理很简单。
 

 
返回列表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 
地址:成都市营门口路18号附44号 电话:028-83223983 87711546 传真:028-83223983 Email:cdxin.rui@163.com
版权所有 © 成都新瑞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090128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