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利用3S技术评价森林生态效益 |
作者:成都新瑞测绘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654次 更新:2009/7/23 13:10:25 |
7月6日,辽宁省林业部门正式对外公布了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新评价公报,经过对辽宁省森林面积的定点测绘,并采取目前普遍应用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法,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达到2918.37亿元。而对于森林涵养水源以及保育土壤等功能都有具体量化数据。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曾德慧研究员对记者解释,在今天,森林对净化大气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自然环境方面,都是不可比拟的。此次对于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的具体公告数据,可以让人们更多地关注森林,支持林业生态建设。
测算方式:动用卫星定位与实地核实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有关部门测算,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13倍。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森林的生态效益每年都要进行准确的核算。
这次对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的测算究竟是如何得来的?辽宁省森林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士。
据辽宁省林业部门人士介绍,就植被分布特点而言,辽宁省为长白、华北与蒙古植物区系交织地带,森林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生长茂盛。但对于森林资源数据的测算,却因为森林不仅分布在高山还散布于全省低山丘陵等,这些特点,都使森林资源数据测算比较难。
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王世明院长告诉记者,此次生态效益评价的森林资源数据来源于辽宁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调查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3S”技术,同时还利用卫星遥感图像与相应比例图,叠加进行野外测绘。也就是说,不仅在空中遥感测算,还要到地面核实,将资源调查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
如果遇到卫星影像模糊和有变化的界线,则采取GPS实测,这样,就能够使每个区划精度提高。通过测算,辽宁省林业用地总面积达696.07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544万公顷。辽宁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效益数据明细表
当“低碳经济”呼声越来越高时,森林的地球之“肺”功能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被喻为“绿色水库”的森林,承载着吸收二氧化碳功能为明显,也就是业内人称作的森林“固碳释氧”功能,这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周永斌教授给记者详细计算了森林生态效益中的一部分。拿生长旺盛的中幼龄林为例,每生长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吸收1.63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固碳0.4445万吨,释放1.19吨的氧气。全省544万公顷、2.59亿立方米蓄积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5040.35万吨,年固碳量为1204.08万吨,释放氧气为2676.90万吨。这样算来,固碳释氧功能价值达412.18亿元。
正如曾德慧研究员告诉记者的,森林释放的更多是被称为“长寿素”或“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这是衡量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欧美国家环境较好大多得益于森林的这种作用。
除了固碳释氧功能价值外,辽宁省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的2918.37亿元中,还包括了涵养水源功能价值1134.01亿元,以及其他保育土壤功能价值、营养物质积累功能价值、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农田防护功能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以及森林游憩功能价值,分别有一一量化数据。
省林业厅厅长曹元对记者说,此次辽宁省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成果,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经营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对于制定和调整森林资源经营决策和管理决策,促进辽宁省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上一个:《北京地铁指南图》出版发行 下一个:双盘三山涂围垦工程前期测绘工作正在推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