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8-83223983 65819088
                87711546
手机:13618037680
传真:028-83223983
Email:cdxin.rui@163.com
   
[技术]斜坡放样的原理分析
作者:成都新瑞测绘  来源:南方(South)  浏览:1136次  更新:2009/7/21 9:43:54

作者:梁哲恒

摘要:中线放样是铺设公路的第一步,中线由多个中桩点连接而成。中线放样其实就是在现场确定这些中桩点的位置。但是,铺设公路并不仅仅需要放样中桩,还包括边桩、肩坡、斜坡等放样。其中的斜坡放样就是要确定坡度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并计算该点的填挖值。那么如何实施斜坡放样呢?本文就该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讲解,希望能为大家的实际测量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视线高;填挖;坡度比

  斜坡放样就是要确定坡度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并计算该点的填挖值。一般来说,要计算填挖值,就要考虑三种情况:
1、挖方情况,视线高大于路面设计面高。如图1所示:
 
图1
这种情况下,挖=视线高-设计面高-标尺读数。

2、填方情况,视线高大于路面设计面高。如图2所示:
 
图2
这种情况下,填=标尺读数-视线高+设计面高。

3、填方情况,视线高小于路面设计面高。如图3:

图3
这种情况下,填=标尺读数+设计面高-视线高。

  可见,在斜坡放样中,填挖值计算只是简单的加减算法,只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和设计就可计算出来。相对而言,要确定坡度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就麻烦一点。但只要明白了其计算原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要找到该交点的位置,就是要确定该交点到中线的垂距d(如果刚好位于曲线上,就是到相应中桩点切线方向的垂距)。下面我们就对照图形来看一下如何确定d值,见图4:
 
图4

 图中,f和c分别是填挖坡的设计高,1:s是坡比,w是路宽,w/2就是一半路宽了。而这些都是已知条件。有这些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计算出d值。计算公式如下:
 挖: d = w/2 + c×s;
 填: d = w/2 + f×s;
 上面图文所述的就是斜坡放样的计算原理,那在现场应该如何放尺实现这个放样过程呢?下面我就举例说明。
 例子:某次斜坡放样中,在一已知高程点上架设水准仪,知其视线高为241.9米,路面设计高为240.36米,中线高为239 .25米。坡度比是1 : 2。如图5:
第一步:放第一把尺,位置在1处,此时标尺读数为3.23米,算出f1的值:f1 = 241.9 - 240.36 - 3.23 = -1.69米,负值表示这是一个填方。得到f1后,就可以计算d1:d1 = 3.5 + 1.69 × 2 = 6.88米。这时我们实测中点到1处的距离为6.2米。由于6.88米 > 6.2米,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标尺需要放置在离中线更远的位置。
第二步:在3处放第二尺,此时标尺读数为3.62米,这样我们可以算出f 2的值:f 2 = 241.9 - 240.36 - 3.62 = -2.08米,负值表示这是一个填方。得到f 2后,就可以计算d2:d2 = 3.5 + 2.08 × 2 = 7.66米。这时实测中点到3处的距离为8.2米。由于7.66米 < 8.2米,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需要把标尺往中线方向移动。
第三步:在2处放第三尺,此时标尺读数为3.40米,这样我们可以算出f 3的值:f 3 = 241.9 - 240.36 - 3.40 = -1.86米,负值表示这是一个填方。得到f 3后,就可以计算d3:d3 = 3.5 + 1.86 × 2 = 7.22米。这时我们实测中点到3处的距离也是7.22米。这时可确定2处就是坡度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填挖值是1.86米。
上面讲述的是如何利用水准仪在施工现场放样斜坡,在现代测量中,也可以利用全站仪来放样斜坡,其计算原理与上述方法大同小异,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返回列表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 
地址:成都市营门口路18号附44号 电话:028-83223983 87711546 传真:028-83223983 Email:cdxin.rui@163.com
版权所有 © 成都新瑞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090128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