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内IT巨头高呼“IT行业的冬天已来临”之际,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却在11月15日举行的第二届“规范与服务——2008高校GIS论坛”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虽然金融危机对很多行业形成了冲击,但地理信息系统(GIS)面临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那么当下的金融危机会为GIS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而GIS的发展又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翁敬农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之所以说金融危机将为GIS的发展带来机遇,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家出台了修路、救灾、改造机场设施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而这些建设几乎都要用到GIS技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很多用户将青睐国产软件、采购国产软件,从而促进国内GIS软件的发展。
此外,据翁敬农介绍,在这次扩大内需的措施中有两个项目与空间技术有关系,“几百亿元的投资必然会带来GIS产业的快速发展”。
提起GIS,大家可能都是一头雾水,但是说起电子地图,大家可以说是无人不知,而GIS就是制作电子地图的核心技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已成为了一个产业,投入使用的GIS系统,每2~3年就翻一番。
“据美国2004年劳工部的统计显示,GIS、生物科技和纳米技术已成为当今就业增长最快的三个产业。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必然会对与地图相关的GIS的需求越来越大。而GIS的发展又会带动数据生产、信息服务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翁敬农说。
“随着GIS产业的发展,中国的GIS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日益增多,具有相关学科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学校与学科点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约有500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与GIS相关的专业,约有200多所高校建立了GIS实验室。”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边馥苓说。
专业从事GIS研究、开发、应用和服务的中地数码集团的总裁刘永也表示:“目前,国家有关部委都很关注软件行业的发展,未来3年将是中国软件(6.54,0.20,3.15%,吧)发展的好时机。”
翁敬农认为,由于经济实力以及应用需求的不同,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在GIS的市场份额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软件应用的数量和用户的数量上来看,我国的GIS能占到50%,但是从产值以及花费来看,差距却很大。我国的GIS面临着自身技术和用户习惯两方面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