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摄影测量与遥感小词典(五) |
作者:成都新瑞测绘 来源:国家测绘局 浏览:1511次 更新:2009/10/31 9:34:17 |
361 、线性扩展
将原始图像诸亮度值按线性关系进行扩大的反差增强。同义词:线性拉伸 。
362 、 非线性扩展
将原始图像诸亮度值有选择地按指数变换、对数变换或抛物线变换等非线性关系进行扩大的反差增强。
363 、 图像平滑
用于突出图像的宽大区域(低频成分)、主干部分或抑制图像噪声和干扰(高频成分),使图像亮度平缓渐变,减小突变梯度,改善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法。
364 、 边缘增强
突出不同物体影像之间的边界及细节信息的图像处理。
365 、 滤波
按照某种规则或要求,修改、抑制图像信号的频谱成分或数据的方法。
366 、 高通滤波
抑制图像频谱的低频成分而保留高频成分以增强图像细节的滤波。
367 、 低通滤波
抑制图像频谱的高频成分而保留低频成分以抑制图像细节或噪声的滤波。
368 、 空间域滤波
在图像空间几何变量域上直接修改、抑制图像数据并消减噪声的滤波。同义词:空间滤波 。
369 、 频率域滤波
在频率域内修改图像的频谱成分,以实现图像数据的改变和抑制噪声的滤波。 同义词;频率滤波 。
370 、 相关掩模技术
利用遥感影像拷贝产生的许多彼此能精确重叠的正负片,通过不同组合及相互叠掩的方法,进行影像反差调整、边缘增强等摄影处理的技术。
371 、 邻区法增强
在被处理像元周围的像元参与下进行运算处理的增强方法。
372 、 纹理增强
利用突出图像纹理(有规律的影纹)达到增强图像目的的处理方法。
373 、 比值增强
通过两个波段相应影像的比值变换来突出图像中各类别和目标的增强方法。
374 、 密度分割
将图像的光密度或亮度值分成若干间隔或等级,每级赋予指定不同彩色色调和明度编码的处理方法。
375 、 图像压缩
以尽可能少的比特数表示图像主要信息的数据压缩技术。
376 、 图像分割
根据需要将图像划分为有意义的若干区域或部分的图像处理技术。
377 、 图像合成
将多谱段黑白图像变为彩色图像的处理技术。
378 、 彩色合成
合成的图像色彩与实际景物色彩一致或近似一致的图像合成。
379 、 假彩色合成
合成的图像色彩不同于原景物色彩的图像合成。
380 、 彩色编码
用指定色别显示非连续密度梯级的方法。
381 、 彩色坐标系
用于表示彩色三基色(红、绿、蓝)或彩色三属性(明度、色别、饱和度)的坐标系。
382 、 多时相分析
将不同时间所获取的同一景物图像进行几何配准,提取目标特征及动态信息的处理方法。
383 、 多重影像增强
利用多重影像(多光谱影像、多时域影像或多种遥感器影像等)之间的组合和四则运算来增强某些信息的处理方法。
384 、 图像分类
根据各自在图像信息中所反映的不同特征,把不同类别的目标区分开来的图像处理方法。
385 、 特征选择
从原始多波段量测参数中,经过变换重新组合,选择确定对识别分类更有效的特征参数的工作。
386 、 波谱特征空间
不同波段影像所构成的测量空间。
387 、 波谱集群
同一类地物,在波谱特征空间所呈现出相同影像亮度值的点群状分布。
388 、 模式识别
利用计算机对图形或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
389 、 判别函数
在分类中进行判别的函数表达式或解析式。
390 、 训练区
通过抽样调查已认定具有代表类别属性的先验抽样区。
391 、 监督分类
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以对各待分类影像进行的图像分类。
392 、 判别边界
测量空间中判别区域的分界线(边界),即判别函数在测量空间的轨迹。同义词:判别界线。
393 、 距离判决函数
用某随机特征点到类别集群的距离度量建立起来的判别函数。
394 、 概率判决函数
用某特征点落入某类集群的条件概率度量建立起来的判别函数。
395 、 平行六面体分类
在三维(或更多维)特征空间中,每类形成一个平行六面体(或多面体),待分个体(样品)落入其中的一个,则被归属,否则就被拒绝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396 、 模糊分类法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待分类图像进行非二值逻辑判断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397 、 最小距离分类
求出未知类别向量到要识别各类别代表向量中心点的距离,将未知类别向量归属于距离最小一类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398 、 最大似然分类
在两类或多类判决中,假定各类分布函数为正态分布,并选择训练区,用统计方法根据最大似然比贝叶斯判决准则法建立非线性判别函数集,计算各待分类样区的归属概率,而进行分类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399 、 特征曲线—窗口法监督分类
以特征曲线为中心取一个范围—窗口,凡是像元特征曲线落在此窗口(范围)内,即认为属于该类,反之,则不属于此类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400 、 非监督分类
以不同影像地物在特征空间中类别特征的差别为依据的一种无先验.(已知)类别标准的图像分类。
401 、 等混合距离法分类
指确定分组中心后,计算出各像元到各分组中心的绝对值距离,再按这些绝对值距离进行分类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402 、 集群分析
同类物体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从而能集群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形成点群,不同类的测量向量就组成不同的集合,集群分析就是检测出这种测量向量集的方法。同义词:聚类分析。
403 、 联合分类
是将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结合起来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404 、 多重判据分类
每一输入图像同时经过多个判决,然后确定其所属类别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405 、 树分类
每一输入图像经过多级判决,对各类别层次似树状逐次分类,最后确定其所属类别的一种图像分类方法。
406 、 景物特征
景物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的总称。
407 、 图像判读专家系统
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图像判读的一种智能化较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408 、 航摄像片
利用摄影机从空中对地面拍摄的载有地表影像信息的像片。
409 、 像片索引图
以摄影分区或图幅为单位,按摄影航线序号和像片号顺序重叠排列复照缩小而制成的检索图。
410 、 控制像片
实地测定像片控制点坐标、高程时判刺与标绘点位的像片和加密时选刺加密点的像片的统称。
411 、 调绘像片
经实地调查,用符号描绘有地物、地貌要素并具有数字和文字注记的像片。
412 、 纠正底图
按成图比例尺展有纠正点位,供纠正对点用的图板。
413 、 影像镶嵌图
多张遥感影像经纠正,按一定的定位精度要求拼接,去掉重叠影像后镶嵌成的整幅影像图。
414 、 影像镶嵌略图
用未经几何校正的多张遥感影像,按主要同名地物拼接,去掉重叠影像后镶嵌成的影像图。
415 、 航测原图
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绘制完成的地形图原稿。
416 、 复照原图
用照相方法复制的航测原图。
417 、 清绘原图
按出版要求清绘完成的地图原稿。
418 、 刻绘原图
在刻图膜上按出版要求刻绘完成的地图原稿。
419 、 正射像片
成像物体的影像具有正射投影性质的像片。
420 、 立体配对片
利用斜平行投影方法相对于正射像片引入人造左右视差的像片。同义词:立体匹配片。
421 、 立体正射像片
正射像片与其对应的立体配对片的总称。
422 、 像片平面图
用经投影变换的像片编制的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423 、 固定比例尺像片平面图
按规定比例尺制作的像片平面图。
424 、 自由比例尺像片平面图
近似于成图比例尺的像片平面图。
425 、 影像地图
将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并配以线划和少量注记得到的地图。
426 、 正射影像图
用正射像片编制的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427 、 正射影像地图
附有等高线的正射影像图。
428 、 立体影像地图
由一张正射影像地图和一张立体配对影像图组成的地图。
429 、 数字地图
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
430 、 数字地面模型
定义在X、Y域离散点(矩形或三角形)上地面某种特征数值集合的总称。
431 、 数字高程模型
定义在X、Y域离散点(矩形或三角形)上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字文件。
432 、 数字表面模型
物体表面形态以数字表达的集合。
433 、 数字坡度模型
记录网格点上坡度和坡向以描述地面坡度的数字文件。
434 、 数字位置模型
用平面坐标X、Y描述地物分布的数字文件。
435 、 地形数据库
按一定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所建立的地形图要素数据文件的集合。
436 、 等值线图
用数值相等各点联成的曲线(即等值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被摄物体的外形和大小的图。
437 、 轮廓线图
用轮廓线表示物体表面结构、形态和大小的图。
438 、 剖面图
表示物体在某一垂直平面(XZ或YZ)上的外形与内部结构的投影图。
439 、 立面图
近景摄影测量中,在某一垂直平面上描述被摄物体结构的投影图。
440 、 视频地图
以模拟信号方式记录的可在图形终端上静态或动态显示的地图。同义词:可视地图 。
441 、 透视图
通过所取的视点,按透视规律将三维目标投影到某个面上的图。
442 、 莫尔条纹图
在莫尔条纹测量中,用等值线波纹表示人体或物体的外形和大小的图。
443 、 地面像片
用地面摄影方法摄取的像片。同义词:陆摄像片 。
444 、 近景像片
用近景摄影方法摄取的像片。
445 、 近红外图像
以遥感器接收目标物反射或辐射近红外谱段所形成的图像。
446 、 热红外图像
扫描仪对3-14fAm波长的地表辐射记录的图像。
447 、 微波图像
以微波辐射计接收物体发射的微波能量而形成的图像。
448 、 雷达图像
雷达向目标物发射无线电波,然后接收散射回波所形成的图像。
449 、 扫描图像
由扫描成像系统所记录的图像。
450 、 多光谱合成图像
把同一地区多光谱影像,配以红、绿、蓝滤光片重叠投影而形成的图像。
451 、多时相图像
指不同时间获取的同一地区的图像。
452 、 二值图像
每一像元只有两种可能的数值或灰度等级状态的图像。
453 、 比值图像
经比值变换后所形成的图像。
454 、 差值图像
由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影像或同一景物不同波段的影像之间的差值组成的图像。
455 、 卫星像片
装载在卫星上的遥感器获取的像片。
456 、 恒星像片
摄取某一天区恒星分布的像片。
457 、 假彩色像片
影像色彩不同于原景物色彩的像片。
458 、 卫星像片图
用多张经处理的卫星像片,按一定的几何精度要求,镶嵌成大片地区的影像镶嵌图。
459、全息图
记录物光和参考光干涉条纹的图像。 |
上一个:[论文]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展望 下一个:[资料]摄影测量与遥感小词典(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