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8-83223983 65819088
                87711546
手机:13618037680
传真:028-83223983
Email:cdxin.rui@163.com
   
[资料]《工程测量学》习题集(五)
作者:成都新瑞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  浏览:3843次  更新:2009/10/25 10:50:01

 

27简述每一项变形测量工程应提交的综合成果资料有哪些
28、基于哪些原因,要求变形监测自动化?
29、简述高层建筑物施工的特点?
30、对于高程变形监测网,原则上可采用哪几种平差方法?各种平差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不同平差方法对应的基准各是什么?
31基本的测设工作有哪些?总的来说,精密的测设方与一般测设方法间的区别是什么?
 
七、计算题
1、图1为一测边控制网,A、B为已知点,C、D、E为待定点。平差(坐标改正数以cm为单位)后单位权中误差为m0=2.0cm,待定点坐标平差值的协因数阵Qxx如式(1)所示。试计算下述内容(要有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取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功效1-β=80%,非中心化参数δ0=2.81):
1)该网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
2)该网的平均内、外可靠性指标;

 

3)该网的平均内、外可靠性;
4)该网的A标准;
5)计算D点的点位中误差;
6)计算C点的误差椭圆要素。
 
 
2、右图为一测角控制网(测量了所有内角),A、B为已知点,C、D、E为待定点。平差(坐标改正数以cm为单位)后单位权中误差为m0=2.1",待定点坐标平差值的协因数阵Qxx如式(1)所示。试计算下述内容(要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取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功效1-β=80%,非中心化参数δ0=2.81):
1)该网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

 

2)该网的平均内、外可靠性指标;
3)该网的平均内、外可靠性
4)该网的A标准;
5)计算D点的点位中误差;
6)计算C点的误差椭圆要素。
 
 

 

 

 

3、图3为一边角控制网(测量了所有内角和所有边长),A、B为已知点,C、D、E为待定点。平差(坐标改正数以cm为单位)后单位权中误差为m0=1.8",待定点坐标平差值的协因数阵Qxx如式(1)所示。试计算下述内容(要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取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功效1-β=80%,非中心化参数δ0=2.81):
1)该网的平均多余观测分量;
2)该网的平均内、外可靠性指标;
3)该网的平均内、外可靠性
4)该网的A标准;
5)计算D点的点位中误差;
6)计算C点的误差椭圆要素。
 
 
4、某地建立了一测角平面控制网,已知点数为5个,待定点数21个,观测值总数为68个,问(要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取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功效1-β=80%,非中心化参数δ0=2.81。):
1)该网的多余观测数和平均多余观测分量是多少?
2)该网的平均内可靠性指标和平均外可靠性指标是多少?若平差后的单位权中误差为±2.4",则该网的平均内可靠性和平均外可靠性又是多少?
3)若某一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为0.10,则对其应进行如何观测?
 

 

 

 

5、图4为一水准网,同精度测得h1=12.345m, h2=2.347m, h3=-15.817m。做经典自由网平差时,取x1(高程为Z1=10.000m) 为已知点,平差后得Z2=22.343m, Z3=25.819m,协因数阵为:
 
1)试导出以(Z1,Z2,Z3)0=(0,12.345,15.823)为近似高程系统的秩亏自由网平差成果。
2)若该水准网经典自由网平差的中误差为m0=1.8mm,试计算采用经典自由网平差和秩亏自由网平差时,x3点的高程平差值中误差。
 

 

 

 

6、图5为一水准网,同精度测得h1=12.345m, h2=2.347m, h3=-15.817m。做经典自由网平差时,取x1(高程为Z1=10.000m) 为已知点,平差后得Z2=22.343m, Z3=25.819m,协因数阵为:
1)试导出以x2和x3为拟稳点、以(Z1,Z2,Z3)0=(0,12.345,15.823)为近似高程系统的拟稳平差成果。
2)若该水准网经典自由网平差的中误差为m0=1.8mm,试计算采用经典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时,x3点的高程平差值中误差。
 
7、已知一圆曲线的设计半径R=800m,线路转折角α=10º25ˊ,交点JD的里程为DK11+295.78。试完成以下工作:
1)计算该圆曲线的其它要素;
2)计算该圆曲线主要点的里程;
3) 圆曲线主要点的测设方法。
 
8、某一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圆曲线的半径R=600m,缓和曲线的长度为110m,线路的偏角为α=48°23′,交点JD的里程为DK 162+028.77。
1)试写出该曲线其他要素的计算公式,并计算结果。
2)计算该曲线主要点的里程。
 

 

 

 

9、图6为某一Ⅰ级铁路,其某一路段相邻坡度为+5‰及-5‰,变坡点的里程为DK217+940,高程为458.69m。该路段以半径为10km的凸形竖曲线连接。试完成下述内容:
1)计算曲线要素;
2)要求在曲线上每隔10m设置一曲线点,试计算自QD至QZ的这半段曲线的设计高程。
3)竖曲线细部点放样的基本方法如何?
 
10、在某施工现场有一临时水准点A,其高程为HA=57.258m。B点的平面位置已在现场用一定方法进行了标定,其设计高程为HB =57.142m。
1)试述测设B点设计高程位置的方法。
2)影响B点设计高程位置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
 

 

11、如图7所示,已知A点的高程为104.710米,AB两点的距离为110米,B点的地面高程为105.510米,已知安置于A点,仪器高为1.140米,今欲设置+8‰的倾斜视线,试求视线在B点尺上应截切的读数。
 
 
12、如图8,水准点A的高程为17.500米,欲测设基坑水平桩C点的高程为13.960米,设B点为基坑的转点,将水准仪安置在A、B间时,其后视读数为0.762,前视读数为2.631米,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底时,用水准尺倒立于B、C点,得到后视读数为2.550米,当前视读数为多少时,尺底即是测设的高程位置?
 

 

 
13、图9为某桥梁施工控制网和桥墩(部分)示意图。ABC等为施工控制网点,
数据表
点  号
x(m)
y(m)
A
0
-1000.000
B
0
0
C
0
1000.000
P1
0
-400.000
P2
0
400.000
q1
200.000
0
q2
400.000
0
P1、P2点为加密点,q1q2为设计桥墩位置,部分需要的数据列入下表中。现计划在BP1、P2点上安置仪器,采用方位角前方交会方法放样桥墩q1q2位置(设此时桥墩已经出水),试完成下述内容:
    1)计算并绘图表示采用方位角前方交会方法放样桥墩q1位置时的放样要素;
    2)以放样q1位置为例,说明在现场是如何进行放样的?
    3)采用前方交会方法放样点的平面位置有何缺点?
 
 
返回列表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 
地址:成都市营门口路18号附44号 电话:028-83223983 87711546 传真:028-83223983 Email:cdxin.rui@163.com
版权所有 © 成都新瑞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仕航软件 备案号:蜀ICP备090128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