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地下管线控制测量 |
作者:成都新瑞测绘 来源:新瑞测绘 浏览:1358次 更新:2009/10/14 15:57:15 |
5.2.1 地下管线控制测量应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点。城市等级控制点密度不足时应按现行的行业标准 《城市测量规范》CJJ8的要求加密等级控制点。
5.2.2 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2-1的规定;
表5.2.2-1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 2 图根钢尺量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2-2的规定;
表5.2.2-2 图根钢尺量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 3 当进行1∶500、1∶1000测图时,附合导线长度可放长至表5.2.2-2规定值的1.5倍,此时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 5.2.3 采用 GPS技术布测地下管线控制点,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等方法进行。静态测量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按现行的行业标准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的要求执行。
5.2.4 采用 RTK动态测量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基准站的位置宜选择在高处;
2 准确求取基准站的 WGS—84坐标;
3 根据测区大小应连测3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等级控制点,求解测区坐标的转换参数;
4 RTK测量时应选择卫星较好时段和卫星数不少于4颗时进行作业,用户站(流动站)观测时,其观测精度应控制在±2cm以内;
5 每点都应独立地测定两次,其较差应小于5cm,否则应重测;
6 RTK测定时的数据记录,不但要记三维坐标成果,还应记录原始的观测数据。
5.2.5 图根钢尺量距导线的边长丈量应采用检定过的钢尺,按双次丈量法进行。当尺常数大于1/10000、温度大于10℃、坡度大于1.5%时应加改正。新的或经检修后的测距仪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的检验与校正。当使用钢尺量距时,新尺使用前,每隔一定时间或遭受折损后均应进行校尺。
5.2.6 测距仪测距时可单方向测边,两次读数差值在1cm 内取平均值。边长应加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改正,并用垂直角进行斜距改平。
5.2.7 因地形限制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的支导线。边长用测距仪测距时,总长不应超过表5.2.2-1规定长度的1/2;用钢尺量距时,总长不应超过表5.2.2-2规定长度的1/2。最大边长不应超过上述表中平均边长两倍。水平角观测应左右角各测一测回,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0″。用钢尺量边时,应往返量测。
5.2.8 导线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边长和坐标值取至毫米,角值取至秒。
5.2.9 高程控制测量应起算于等级高程点,宜沿地下管线布设附合水准路线,不应超过两次附合。使用精度不低于DS10型水准仪及普通水准尺单程观测,估读至毫米。水准路线闭合差不应超过
![]() 5.2.10 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仪高和镜高采用经检验的钢尺量取至毫米。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0的规定。
表5.2.10 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5.2.11 垂直角观测测回数与限差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表5.2.11 垂直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
|
上一个:[资料]平面控制测量 下一个:[资料]控制测量概述 |
![]() ![]() ![]() |